当前位置

首页 > 致富周边 > 科普 > 打瓜常见的病虫害发病症状及其防治对策

打瓜常见的病虫害发病症状及其防治对策

推荐人: 来源: 创富站 阅读: 1.02W 次
打瓜常见的病虫害发病症状及其防治对策

打瓜又称籽瓜,是西瓜的一个品种,其瓜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D等营养物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经济作物。然而,在种植过程中,农户们常常会遇到打瓜病虫害的问题。以下内容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希望能够帮助农户们做好打瓜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1、打瓜疫霉病

1.1发病症状

疫霉病又称为死秧病,是打瓜种植过程中主要的病害之一。发病后在打瓜叶面、藤蔓以及果实上都可以发病,危害叶子时可以在叶子上产生暗绿色的不规则斑点,田间湿度较大时,疾病传播速度极快,干燥时病斑呈现黄褐色,很容开裂。藤蔓上发病多在靠近藤蔓先端,形成暗绿色不规则的斑点,然后逐年环绕整个藤蔓茎秆,湿度较大时,呈现腐烂状,干燥时变成灰褐色容易断裂。在果实产生危害,病斑会迅速扩大,在病斑表面形成白色霉状物。导致该种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是湿度过大,温度过高,对于排水条件不良,灌溉次数较多很容易引起该种疾病发生。

1.2防治对策

首先,做好农业防治工作。在播种前做好种子消毒工作,将种子放在55度的温水中浸泡15分钟,晾干播种。要选择地势较高,排灌能力较好的地块种植,采用高垄或者高厢面种植,连续阴雨应该做好排水工作,降低田间湿度;其次,做好药物防治工作。可以选择使用72%霜洗WP5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WP500倍液、50%乙磷铝锰锌WP500倍液喷雾防治,喷药防治可以结合叶面肥进行,在发病前可以选择使用霜脲锰锌、甲霜恶霉灵或乙铝锰锌随水滴灌2~3次,对控制疾病发生效果显著。

2、打瓜白粉病

2.1发病症状

打瓜白粉病又被称为粉霉病,是危害打瓜叶子的主要病害之一,其也会危害打瓜的叶柄和茎蔓。发病初期会在叶面上产生白色粉状的小斑点,随着病情的发展,斑点逐渐扩大成白色粉状霉斑,较短时间病斑就会蔓延到叶背和叶柄位置。患病严重时,整个植株会被白粉色的霉层所覆盖。发病后期霉层会变成灰白色,在白粉层中会散生出很多小颗粒,危害严重时整株打瓜死亡。打瓜叶片对白粉病菌敏感性较强,感染后较短时间内就会枯死。植株种植密度过大,氮肥施入过多,导致植株徒长,田间湿度较大,有利于白粉病的发生。

2.2防治对策

首先,强化田间管理。科学施肥,控制氮肥的施入量,增施有机肥、磷肥和钾肥,保证田间良好的通风透光性能,田间灌溉要适宜,保证有一个良好的排灌条件;其次,合理轮作。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轮作制度,减少田间病菌数量,至少要进行两年以上的轮作,降低打瓜病虫害的发生;最后,做好药剂防治工作。在白粉病防治过程中,要保证科学使用药物,现阶段防治白粉病比较有效的药物有敌力康、三唑酮、氟硅唑、25%丙环唑、腈菌唑、信生、斑粒脱、福星等。要药物防治过程中可以选择使用12.5%敌力康可湿粉亩用量40克,或者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每亩用量80~100克,或者20%三唑酮乳油每亩用50~60克,或者氟硅唑每亩用量4~6克,或者腈菌唑每亩用量12~15克,常规喷雾器每亩用水量30公斤左右,均匀喷施,7~10天1次,连喷2~3次,效果显著。

3、打瓜蚜虫

3.1危害特点

蚜虫又被称为腻虫,是危害打瓜的主要害虫之一,又被称为瓜蚜。危害特征主要以成虫群集在打瓜幼嫩茎叶背面和嫩茎上吸食汁液,打瓜秧苗嫩叶和生长点被危害之后,叶面卷缩在一起,秧苗枯萎,危害严重时瓜苗枯死。老叶受危害后叶面不会卷缩,但是会提前枯萎,造成打瓜减产。蚜虫群集在打瓜幼嫩组织和叶面上所产生的蜜露会严重影响打瓜种植正常的光合作用,此外,蚜虫还是病毒病的中间宿主。

3.2防治对策

首先,消灭虫源。早春要及时铲除田间杂草,并将杂草集中带出田间深埋处理,减少蚜虫的寄生场所和活动空间,减低田间蚜虫数量。综合田间间苗和定苗将有蚜虫的幼苗全部拔出,并带出田间集中处理;其次,保护好天敌。蚜虫的天敌很多如七星瓢虫、草蛉、食蚜蝇、异色瓢虫、龟纹瓢虫等。在天敌盛发期尽量不要使用农药,发挥天敌的控制作用;再次,利用蚜虫的趋性,使用黄色板进行杀虫,将黄色板悬挂瓜田内可以诱惑蚜虫,起到消灭蚜虫的作用;最后,做好药物防治工作。幼苗期用40%乐果乳油1200倍液喷雾,成株用800~1000倍液喷雾,还可用2.5%溴氰菊酯3000倍液喷雾。喷药时,叶片正反面均要喷,而以叶背面和幼嫩部分为重点。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