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致富周边 > 科普 > 小麦纹枯病防治措施 小麦纹枯病防治特效药

小麦纹枯病防治措施 小麦纹枯病防治特效药

推荐人: 来源: 创富站 阅读: 1.03W 次
小麦纹枯病防治特效药,小麦纹枯病防治措施

近期,经常有农民带着小麦病苗来植保站进行咨询,经平山县植保站技术人员仔细诊断,发现麦苗又黄又弱,根茎处有明显褐色梭形斑,为典型的小麦纹枯病症状;经植保站2017年11月6~8日对全县麦田普查,平山县麦田小麦纹枯病己普遍发生,一般发病麦田病株率5%~8%,重病田病株率己达20%以上。为了保障明年小麦高产稳产,希望农民立即行动起来,抓好有利时机防治小麦纹枯病。

1发病症状

纹枯病病菌主要危害叶鞘和茎秆,叶片几乎不发生。苗期受害初期,在近地表的叶鞘上出现褐色斑点,后扩大成梭形或眼点状不规则形病斑;病部逐渐扩大,颜色变深,并向内发展延及茎秆,基部茎节腐烂;小麦生长中后期,叶鞘上梭形病斑连合,呈云纹状,中间淡黄褐色,周围有明显的棕褐色环线。病斑可沿叶鞘向上部扩展,直至剑叶,形成黄褐色花秆。条件适宜时病斑还可向内发展深入茎秆,导致烂茎,造成倒伏、枯孕穗或枯白穗。病株中下部叶鞘病斑表面产生白色霉状物,缠结成团,最后可形成大量散生的、近球形的褐色颗粒。

2发生规律

小麦纹枯病发病病程大致可分为5个时期:

2.1冬前始病期。

在小麦2叶期开始发病,主要在基部叶鞘上,播后多雨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2.2越冬静止期。

随着气温的下降(10℃以下),病情发展缓慢或停止。

2.3横向扩展期。

开春后,随着气温的回升,田间病株开始横向扩展增加,如此期雨水越多,病害越重。

2.4向内侵茎期。

3月中下旬至4月初,小麦拔节后,病菌开始由叶鞘向内侵染茎秆,在小麦茎秆上形成花秆。

2.5枯白穗表现期。

重病田块或重病株,当病菌侵染茎秆绕一圈时,使小麦根系吸收的养分与水分不能继续向上运输,在4月底5月初出现枯白穗,特别是雨过骤晴,并持续一段高温干热风天气,枯孕穗和枯白穗表现更快。

3造成小麦纹枯病发生重的几个因素

3.1偏施氮肥或氮肥用量偏大有利于小麦纹枯病发生。

3.2播种偏早、播量偏大有利于小麦纹枯病的发生。

3.3小麦播种后降水偏多有利于小麦纹枯病的发生。

3.4秋冬温暖、春季多雨潮湿的天气有利于小麦纹枯病的发生。

3.5春季倒春寒多、冻害重的麦田有利于该病发生。

3.6冬前发生重纹枯病越冬基数大,草害重、病害重的麦田有利于小麦纹枯病的发生。

3.7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的麦田有利于该病发生。

4强化宣传综合防治

4.1加强宣传培训。

经下乡调查及与来咨询的农民沟通了解,许多发病麦田今年麦收前田间就有零星白穗发生,但农民不知道白穗是由纹枯病或全蚀病等根部病害造成,因此没有在种麦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因此广大农技人员要加强技术宣传,提高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做到早发现、早防治,以减少危害。

4.2综合防治措施

4.2.1配方施肥。

克服偏施氮肥的传统习惯,在种麦时亩施氮磷钾复合肥50kg。

4.2.2适当晚播。

大力推广“小麦—玉米两晚一增技术”,适当推迟玉米收获期,使小麦播期推迟到10月5~10日,这样既保证了玉米增产,又克服了小麦播期偏早,冬前群体偏大,纹枯病易发生偏重。

4.2.3降低播量。

改变农民长期以来“有钱买种,无钱买苗”的错误观念,将小麦播量降到10~12.5kg,防止因播量偏大造成的小麦群体过大,病害偏多,小麦纹枯病偏重发生。

4.2.4加强田间管理,培养冬前壮苗。

加强小麦苗期管理,及时中耕除草,防治各种苗期病虫害的发生。

4.3药剂防治

4.3.1针对麦收前田间己有白穗发生的麦田,结合种麦前整地,亩用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kg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kg,与10~15kg细土拌匀后,田间均匀撒施,有效防治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同时兼治小麦全蚀病和根腐病。

4.3.2在小麦苗期,一旦发现麦田有小麦纹枯病发生,可用5%井冈霉素水剂3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去了喷雾器的喷头,将药液喷淋到小麦茎基部,亩用药液量大,至少45~60kg。

4.3.3春季小麦返青后,及时进行田间调查,对纹枯病发病田,继续用5%井冈霉素水剂300倍液+1.5%复硝酚钠水剂(爱多收)5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5%复硝酚钠水剂(爱多收)5000倍液,喷淋植株和茎基部,起到有效防治小麦纹枯病,同时又壮苗的作用。

栏目导航